睿海科技
18028010413

海洋浮标上的主要传感器类型介绍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50:37  阅(0)

  海洋浮标是一种部署于近海和外海的自动气象观测平台,被誉为台风来临前的“海上哨兵”。常见的气象浮标按系留方式分为锚碇型(固定锚定在特定海域)和漂流型(随海流漂移)两种。锚碇型浮标通过锚链固定在海面,长期、稳定地监测所在海域的各项海洋气象要素。漂流型浮标则可机动部署到台风路径附近,甚至进入台风中心外围,获取关键的实时观测数据。在台风靠近我国之前,沿海布设的锚碇浮标不断提供前方实时数据预警,如同前哨为气象部门捕捉台风的第一手信息。

  一个海洋气象浮标通常由浮标本体、锚系系统、传感器观测系统、数据采集与通信单元、供电装置等部分组成。浮标依靠浮力漂浮在海面,锚系确保其大致定位不随波逐流(漂流型则无锚系)。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蓄电池,保障浮标长期连续运行;通信系统利用卫星或无线电,将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岸基接收站。浮标身躯小巧却耐用,能经受盐雾侵蚀、狂风巨浪等严酷海况。在台风肆虐的海面上,这些浮标不间断地工作,第一时间记录风、浪、气压等变化,为预报人员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。

  浮标上的主要传感器类型

  海洋气象浮标上搭载着多种传感器,同步监测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关键要素[5]。这些传感器包括(但不限于)以下几种:

  ·气压传感器:用于监测大气压力的变化。台风中心通常伴随显著的气压降低,浮标记录到气压骤降可指示台风眼或强度变化。气压数据对于判断台风强度等级和位置十分关键——气压越低,往往意味着台风强度越强。

  ·风速风向传感器:用于测量近海表面空气的风速和风向。台风来临时风力剧增,风向随台风旋转而变化。浮标上的风速计和风向标可以实时捕捉狂风的强度和方向变化,帮助描绘台风的风场结构。例如,持续增大的风速和特定的风向切变,可反映台风靠近及其移动方向。

  ·温度传感器: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和海水温度传感器。空气温度计监测台风带来的气温变化,而海表温度计则测量海水表层温度。海温是台风能量的来源,实时海温数据有助于判断台风是否会增强或减弱。同时,温度传感器配合湿度传感器,可反映台风环流中的湿热环境。

  ·海浪高度传感器:用于测量海面波浪的高度(波高)和周期等。台风经过时会激起巨浪,浮标上的测浪仪能够记录波高骤升的过程。例如,波高数据能揭示台风造成的狂浪程度,有助于发布海浪警报和评估风暴潮风险。

  ·GPS定位装置:浮标通常配备GPS模块,用于精准确定和跟踪其地理位置。这不仅确保浮标观测数据带有准确的定位信息,也能监视漂流浮标的移动轨迹。例如,当台风强风将漂流浮标吹动时,GPS数据可以显示台风路径和洋流流向对浮标的影响。双GPS配置还能提高定位可靠性,保障浮标在恶劣天气中的定位不中断。

  上述传感器协同工作,使浮标成为一个综合的小型海上气象站。它们实时感知着台风所到之处的气象海洋条件变化,并将海面的风、气压、温度、波浪等信息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。

本文标题: 海洋浮标上的主要传感器类型介绍,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ruihaichina.com/datapage/795.html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水质浮标监测站干嘛的?作用是什么

    水质浮标监测站干嘛的?作用是什么2023-06-05

    水质浮标监测站是设立在河流、湖泊、水库、近岸海域等流域内的现场水质自动监测设备。水质浮标监测站能够用于连续自动监测被测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,客观地记录水...
  • 如何优化海洋浮标的数据处理方式2024-01-14

    优化海洋浮标的数据处理方式需要从数据传输、存储、处理、共享、质量评估、标准化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,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、效率和准确性,为海洋生态保护和研...
  • 潜浮标系统特点与应用2024-11-15

    浮标和潜标在组成、系泊方式、适用水深和应用模式上各有不同,浮标通过漂流或锚系的方式工作,具有实时通信能力强、供电充足的优势,但锚系浮标存在布收复杂、易...

睿海&产品